KT100系列工业用热电阻作为温度测量,通常与,调节器以及显示仪表等配套使用,组成过程控制系统,用以直接测量或控制各种生产过程中-200℃...500℃范围内的液体、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表面的温度. 
 
 热电阻是利用物质在温度变化时,其电阻也随着发生变化的特征来测量温度的。热电阻的受热部分(感温元件)是用细金属丝均匀地双绕在绝缘材料制成的骨架上。当被测介体中有温度梯度存在时,所测的温度是感温元件所在范围介质中的平均温度。 
 
 工业用热电阻分铂电阻和铜电阻两大类。尽管各种热电阻的外形差异很大,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却大致相似,一般有感温元件,绝缘套管,保护管,和接线盒等主要部分组成。KT10型铂电阻的感温元件是一个铂丝绕组,双支铂电阻主要用于需要用二套显示、记录或调节仪同时检测同一地点温度的场合。 
技术参数
 电气出口:M20x1.5 或 G1/2
 精度等级:I 、 II
 防护等级:IP65
 公称压力:≤10MPa
 
 执行标准
 IEC584
 IEC1515
 GB/T16839-1997
 JB/T5582-91
 
 温度测量范围及准确度
  | 
注:式中“t”为感温元件的实测温度绝对值
 
 热电阻感温元件100℃时的电阻值(R100)和它在0℃的电阻值R0的比值:(R100/R0)
 Pt100:
 A级 R0=100±0.06Ω
 B级 R0=100±0.12Ω 
 R100/R0=1.3850 
 
 热响应时间
 在温度出现阶跃变化时,热电阻的输出变化至相当于该阶段变化的50%,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热响应时间,用T0.5表示
 
 热电阻公称压力
 一般指在该工作温度下保护管所能承受的外压(静压)而不破裂。允许公称压力不仅与保护管材料、直径、壁厚有关,还与其结构形式、安装方法、置入深度以及被测介质的流速和种类有关
 
 热电阻置入深度(MIN)
 lmin=l元+15D
 lmin—可用置入深度MIN
 l元—感温元件长度
 D—保护管外径
 
 自然影响
 通过热电阻中的测量电流为5mA时,测得的电阻增量换算成温度值应不大于0.30℃
 
 绝缘电阻
 常温绝缘电阻的试验电压可取10...1000V任意值,环境温度在15...35℃范围内,相对湿度应不大于80%。常温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00MΩ
KT100系列工业用热电阻作为温度测量,通常与,调节器以及显示仪表等配套使用,组成过程控制系统,用以直接测量或控制各种生产过程中-200℃...500℃范围内的液体、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表面的温度. 
 
 热电阻是利用物质在温度变化时,其电阻也随着发生变化的特征来测量温度的。热电阻的受热部分(感温元件)是用细金属丝均匀地双绕在绝缘材料制成的骨架上。当被测介体中有温度梯度存在时,所测的温度是感温元件所在范围介质中的平均温度。 
 
 工业用热电阻分铂电阻和铜电阻两大类。尽管各种热电阻的外形差异很大,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却大致相似,一般有感温元件,绝缘套管,保护管,和接线盒等主要部分组成。KT10型铂电阻的感温元件是一个铂丝绕组,双支铂电阻主要用于需要用二套显示、记录或调节仪同时检测同一地点温度的场合。 
技术参数
 电气出口:M20x1.5 或 G1/2
 精度等级:I 、 II
 防护等级:IP65
 公称压力:≤10MPa
 
 执行标准
 IEC584
 IEC1515
 GB/T16839-1997
 JB/T5582-91
 
 温度测量范围及准确度
  | 
注:式中“t”为感温元件的实测温度绝对值
 
 热电阻感温元件100℃时的电阻值(R100)和它在0℃的电阻值R0的比值:(R100/R0)
 Pt100:
 A级 R0=100±0.06Ω
 B级 R0=100±0.12Ω 
 R100/R0=1.3850 
 
 热响应时间
 在温度出现阶跃变化时,热电阻的输出变化至相当于该阶段变化的50%,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热响应时间,用T0.5表示
 
 热电阻公称压力
 一般指在该工作温度下保护管所能承受的外压(静压)而不破裂。允许公称压力不仅与保护管材料、直径、壁厚有关,还与其结构形式、安装方法、置入深度以及被测介质的流速和种类有关
 
 热电阻置入深度(MIN)
 lmin=l元+15D
 lmin—可用置入深度MIN
 l元—感温元件长度
 D—保护管外径
 
 自然影响
 通过热电阻中的测量电流为5mA时,测得的电阻增量换算成温度值应不大于0.30℃
 
 绝缘电阻
 常温绝缘电阻的试验电压可取10...1000V任意值,环境温度在15...35℃范围内,相对湿度应不大于80%。常温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00MΩ